电影《破圈》消费与日俱增——假日市场热点新
发布时间:2025-10-08 09:35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电影《破圈》消费与日俱增——假日市场热点新闻⑦ 2025年10月8日 06:0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蒋天骄 国庆假期,去电影院看一场光影之约,成为了很多家庭的选择。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12时05分,今年国庆假期(10月1日至10月8日)总票房(含预售)超过16亿元。如今的民族电影无论从类型的丰富程度还是整体质量上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内裤、动作、战争、剧情、动画、历史、喜剧等不同类型的电影将同台竞技,满足不同年龄和喜好的观众的需求。 “志愿军《血色和平》拥有坚实的观众群体,市场的良好表现为整体票房走势的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以“志愿军”三部曲为代表的主旋律成功打造了“家国叙事”的商业电影模式,与宏大的民族历史紧密相连,个体命运生动。以独特的标准工业和情感核心转移,创作出符合基本价值观和高度装饰性的作品,实现了双赢。 收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银幕之外,一场电影,一场城市的“双向冲锋”正在全国上演。实地考察影视拍摄地、“带着电影去旅行”已成为不少游客的度假选择。作为热门电影《刺杀小说家2》的拍摄地之一,重庆成为这个假期的文化旅游热点。设计影片所构建的异世界“云城”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重庆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洪崖洞。来自北京的游客陈曦特意来到重庆打卡同一个电影场景。 “《山城》的独特行为与电影中的奇幻环境非常吻合。看完电影,你可以感受到重庆立体感十足、令人惊叹的城市魅力。”电影《王郎人生》第一部在福建泉州拍摄。影片中,晋江、石狮等地的渔港、古村落、海岸,清晰地描述了泉州的海洋和人文底蕴文化。借助影片的热度,不少观众在国庆假期来到泉州,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之美。从“热映”到“热游”,大银幕上的光故事、光影深耕文旅市场。 “电影+文旅”正盛行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文化内涵的探索和创新表达来赢得产业。国庆前夕,一场集电影、集市、青年文化于一体的艺术节在浙江杭州举行。每个摊位都以电影命名。游客可以一站式参观、游玩、拍摄、购买,体验两个电影场景,解锁相同的吃穿文化创意电影风格。电影成为拉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机器。以前,电影票根只是一种文化体验的凭证,而如今,它已经成为一种连接“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浙江省以电影票根为媒介,连接美景与美食,推动消费链拓展;江苏省部分影院推出“电影+民乐演出”“电影+非物质饮食文化”取得“三场胜利”的“剧院正在越来越受欢迎,无风格的文化遗产是继承的,并且观众享受着好处”;吉林省已经推出了“与电影的旅行”凭证活动,以使人们受益,这与省级文化和旅游资源有关,为包括电影观看,旅行和消费在内的公民和游客创建节日,并实现了不断扩大的电影观看电影文化体验的消费。存根的经济不仅是狂欢节的消费,而且是 - 深度工业融合中的演示。在今年年初,总州议会办公室发表的“进一步培养新的增长点为繁荣的文化和旅游业消费”加深了“文化旅游 +所有行业”和“ 100行业 +文化旅游业”,以丰富消费格式和场景。自今年年初以来,国家电影行政部门国家电影局与商务部联合推出“跟随美食电影”、“跟随旅游电影”、“中国电影消费年”,充分发挥电影拉动消费的积极作用……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电影+”升级。 消费情况。随着更多创新模式的出现,电影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将持续成为消费市场的长期活力。负责日常工作的中宣电影局副局长毛宇表示,电影产业正在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多元化的消费生态转变。要探索IP电影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新形式,结合IP电影的重要地位丰富文化消费,将“带着电影去旅行”、“带着电影看电影”等“电影+”方式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太阳报-经济记者 姜天骄) (编辑:王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