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向“新”能源集聚发展
发布时间:2025-11-12 10:03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剔除延迟披露公告,我国境内股票市场(沪深三个证券交易所,下称“全市场”)共有544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近80%的公司实现盈利,整体业绩企稳回升。结构优化、动能转换、质量提升趋势明显。整体经营业绩将持续改善。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持续向好,体现了宏观经济稳中有进的步伐。统计显示,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3.46万亿元、净利润4.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和5.5%。营收正增长的企业有3182家,净利润正增长的企业有2467家,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的企业有1957家。从住宅来看,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82%和11.45%,环比分别增长2.4%和14.12%。增速较上半年明显提升,逐季向好趋势将继续巩固。提高利润率的公司数量有所增加。 SA全市场有4183家公司实现盈利,几乎占总数的80%。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增长的公司数量达到1957家。这说明公司赚钱能力有所提升,市场赚钱的期望正在回升。从产业结构看,三季报中,高端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智能终端、医药健康等与生产力相关的新兴行业快速增长、高度景气。科创板、创业板、京交所企业业绩大幅增长,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优质企业效率提升、整体经济“弹性”增强。龙头企业订单稳定,份额不断提升,带动上下游协同提升效率。专业业务和新业务毛利率保持弹性,研发强度保持较高水平。 “底盘”扎实了,期望就强烈,信心就高。经营主体盈利能力稳步恢复d、市场预期逐步恢复,为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奠定了坚实基础。观察上市公司三季报,不仅要看价值总量的“形”,更要看结构的“势”。三季报数据清晰显示,走向“创新”、追求“品质”已成为鲜明特征。科学和创新是强大的。前三季度,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248628万元、1014207万元、1450.68亿元,净利润分别2446.61亿元、441.25亿元、92.03亿元。其中,创业板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超过10%。前三季度,市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1.16万亿元,规模连续三年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长3.88%。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达到4.54%、11.22%、4.42%。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研发强度高达5.21%。其中,帕格拉戈在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率超过10%。真金白银的投资将持续增强中国经济的长期竞争力。上市公司的“科技”成分进一步增多。全市场总市值达107.32万亿元,其中电子行业总市值超过银行业,位居各行业之首,占比12.42%,较年初提升近3个百分点;通信和计算机行业市值增幅超过较年初增加9000亿元。产业升级重在“新”。前三季度,19个行业中,17个行业实现盈利,9个行业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10个行业实现净利润正增长,7个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和收入双增长。实体经济加速向智慧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先进制造业成为重要增长支柱。 Vincent视频模型的迭代创造了对存储的巨大需求。芯片存储器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6.08%,净利润增长26.44%。营收、净利润双双实现高增长。全固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前景广阔。这两个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过10%,净利润增速超过编辑20%。在应对地面扰动和资源贸易方面,超硬材料、稀土等重点战略产业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此同时,“反内卷”管理取得惊人成效。在光伏设备、水泥等行业,不少企业通过生产控制和质量提升,实现了亏损的大幅减少。新的生产力加速是业绩增长的真正驱动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以上海股市为例,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服务业累计研发投入2296亿元,同比增长9%。高通胀研发投入拉动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19%,营收贡献占比提升3.4个百分点nts。其中,人工智能正推动半导体行业浪潮,前三季度芯片设计和半导体设备同比净增分别达82%和25%;国产计算的力量获得市场认可,寒武纪营收增长24倍,海光信息营收增长55%;体现智能与人工智能同向驱动迭代,公司主要零部件月亮电气、奥比中光等净利润均同比增长。高技术制造服务业研发投入和业绩增速均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人工智能正在驱动半导体产业新兴发展,国产计算力量赢得市场认可,实体智能与人工智能同向赋能……创新驱动正在重构产业竞争新格局。让水以优质的特性流动。从上市公司三季报中,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中国经济的稳定性。消费“主引擎”蓄势待发。各地实施促消费专项行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大力培育服务消费和新消费。在政策推动和市场自愿复苏的共同作用下,可选消费和服务消费复苏势头明显。票房突破400亿元大关,博彩文化旅游市场人气提升,影视、博彩、交通产业收入分别增长9.31%、24.4%、0.25%。全国快递业务量再创新高,5家企业收入上市公司上涨9.11%。避险情绪升温推高金价。贵金属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22.36%,净利润增长55.96%。中小银行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新增资金持续涌入股市,证券公司和保险业净利润增长30%以上,体现了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多样性。现金流量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可以反映订单履行和收款的质量。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报告指出,上市公司股利回购频率持续增加。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市场已有1033家公司公布现金分红计划,较去年同期增加141家公司,合计l 现金分红达到7349亿元。全年派息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89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韩干表示,很多分红的依据是上市公司的业绩。投资者定期获得现金回报,减少对股价波动的依赖,可有效提振投资者信心;上市公司还可以吸引长期资金,优化股权结构。此外,剔除暂停执行的情况,市场上1195家企业共发布2025年采购计划1525个,目前已完成899个,其中253家企业发布了多次采购计划。市场回购总额923亿元,其中自有资金回购占比36%,注销类型占比26%。通过一系列政策协同发力,稳增长、促改革、促改革惠及民生、资本市场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实,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具备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一批牵引力强、含金量高的标志性举措和谐组合。投资侧改革取得突破。出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 “刺激长期货币、促进长期投资”改革成效加快显现。 8月底,各类中长期基金持有的A股总流通市值约为21.4万亿元。金融侧改革持续深化,部门改革深入推进,科技政策局推出“1+6”政策确保设立科技增长层等。展望“十五五”,资本市场将着力夯实基础、培养人才,全面提高资本市场的灵活性和一体化程度。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程凤超表示,规范的公司治理、透明的财务信息、稳定的股利政策、强大的创新能力是市场信心的重要来源。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完善投融资两端良性循环,让资本市场流向优质资产;让“好公司、好价格、好投资”的逻辑更加清晰。 (编辑:管静)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cooper主动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