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多从样品到产品的科技成果
发布时间:2025-11-05 10:06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科技创新与创新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与创新相联系,另一方面与市场相联系。继续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向产品和产业示范,将有力促进科技创新与创新深度融合。从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修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发布实施根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具体规定,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到开展科技成果赋能试点和科技成果分拆管理试点,再到近年来技术转移合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技术合同流转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一定障碍。当务之急是牢牢抓住科技成果转化的“鼻子”,转化“第一”长期以来,由于科技成果归属限制等多种原因,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让仍存疑虑,表现为“不敢转让”、“不想转让”、“不能转让”。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尽职调查、责任排除等机制,“利用“先转移后转移”,减少相关人员的顾虑,增强企业参与科技成果创新的信心;还应探索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分类审查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参与理念验证、试点平台建设等,共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预约和监督两条通道”。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科技成果能否“落地变现”,取决于成果的质量。目前,许多科技成果仍处于“沉睡”状态。重要原因之一是有些成果是“为了科学研究而科研”,与市场需求脱节。相比于大学院校,奋战在一线的企业最贴近市场,拥有敏锐的技术嗅觉。摆脱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速”,一方面要加强深度融合以问题为主导,产学研结合,真正从源头上提高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如支持科技成果改造产品首次购买、首次使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税收优惠政策,对科技成果改造样品和产品进行定向补贴等,完成从科研、实验开发、应用推进的三步跨越,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更多科技成果有望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劳动实践中释放澎湃动能。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沉晖) (编辑:吴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