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教育部:严禁强迫中小学师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2025年11月11日 07: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学历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深化中小学教师减负任务作出系统部署。 《通知》立足减轻教师负担工作,从严格规范福祉与评价、管理名单管理与检查、优化社会活动进入校园“白名单”制度、严格管控教师减负等方面提出了8个步骤。借调师资、数据填报流水化、学习服务后改进、完善监控核查、加强部门协调。特别强调,严禁强迫师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教育部教师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知》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外部干扰。严格划定学校和教师界限,严禁强迫师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防止非教育教学事项过度干扰。建立审核清单制度,通过学校、教师下发文件的审核机制、社会“白名单”,从源头过滤掉不相关的任务。进入校园的任务,以及监督检查、评价考核事项清单的管理。严禁变相转发、传播,明确规范混淆评价等级、校外活动、社会调研、师资培训等与教师负担有关的各类问题。二是优化内部管理。聚焦教育体系,通过技术强化和标准化流程,放松教师壁垒。推动数据共享和平台整合,升级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推广“一网统一管理”和“一张基层沟通表”,实现多方数据一次性采集和共享,认真纠正重复填写、多次报送问题。严格教师政务申请管理,定期清理涉政政务申请严禁强制签到、积分排名等行为,杜绝“手指上的形式主义”。完善课外服务保障,严禁任意扩大覆盖面,确保教师课后服务合理待遇,并明确不能与专业教师评价、绩效评价等严格挂钩,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三是强化监督问责。压实主体责任,健全教师减负监测核查机制,加强多部门协同管理,对发现问题共同查处,保持教师减负高压态势。建立立体监管网络,包括减轻监管评估负担、责任学校检查和网上检查,设立监测点和一组监督员,并鼓励第三方参与。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建立省、市、县三级管理和举报平台,加强“接到投诉就办”和封闭式问题解决管理,对问题多发地区下达督查令和约谈通知。推进多部门协作管理,强调党委教育队伍作用,为教师减负纠正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纠正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协调推进作风等工作,配合纪检、网信、公安等部门检查监督,加强舆论管理和引导。 《通知》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施策确保减负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切实保障教师尊严和合法权益,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强师资保障。
(编辑: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