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目前,全国秋粮丰收已接近尾声,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山东、安徽等粮食主产区,秋播与播种同步推进。大马力的拖拉机轰鸣着穿过田野,空气中弥漫着新翻过的泥土的味道。 “十四五”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14亿中国人民就业更加稳定有保障。面对“十五五”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定不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布局》并作出一系列部署,要求农业综合释放能力和质量,并介绍,涉及农业提质增效、农业提质增效、农业统一、农业提质增效、农业提质增效、农业统一提质、农业提质增效,把农业发展成为现代大产业。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智能农机、农产品冷链物流等诸多产业将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去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粮食基本自给,确保粮食安全。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对于豆油等进口量较大的品种,我国不断增加国内产能。去年大豆自给率比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十四五’期间,农业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坚实支撑,也赢得了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战略主动权。”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发展研究室副主任张哲熙说。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水平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仍需提高,存在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劳动效率较低、产业链拓展不足、综合效益低、国际竞争力弱等现实问题。 “农业农村现代化事关中国现代化的全局和质量,这是首先需要补正的最大短板。”韩文思赛丢,中央金融办主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面对“十五五”规划,《建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重中之重,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普遍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的农村力量,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强国建设。在推进路径上,《建议》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建议以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为重点,组织发展农业农业、绿色农业、品质农业、品牌农业,把农业建设成为现代大产业。张哲熙表示,“产能”主要是指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的能力,强调保产保供的基本能力; “品质卓越”是在保证产能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水平的农业发展目标,重点关注高效生产和高效销售的价值实现能力。力量。 “十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力以赴。要调整产能和生产、劳动力和生态,增产增收,把农业发展成为现代大产业。稳定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是科学技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还在于科技进步。从深入实施再生产业行动,到推动丘陵山区高端智能适耕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建议》中的一系列部署都得到了具体落实。截至去年底,我国科技发展率达到63.2%,农作物耕种收获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在生产线上,adva大马力拖拉机、打捆采棉机、大型饲料粮联合收割机、精量播种机等先进适用农机具得到成功使用。在近日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来自潍柴雷沃重工、一拖集团等多家企业的高端智能农机亮相,展示了我国在农业机械装备领域的最新突破。展望“十五五”,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发展仍应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我们要瞄准国际前沿,立足产业需求,聚焦适合丘陵山区高产优质机械装备等急需领域,加快关键技术装备攻关和集成,推动创新与科技深度融合。“好土、好种子、好机遇、好方法的融合和重要性。”农业农村部部长韩军说。要把农业发展成为现代大产业,必须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项功能,推动农业产业体系全链条升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冷链物流是当前农业产业链的一个明显短板。未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物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生鲜供应链基础设施和管理能力是提高流通效率的关键,也是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保障。刘永好表示,未来,新希望将继续加大冷链物流投入,提高冷链行业数字化、工业化程度。 “十五”期间,随着进一步夯实基础、补短板、解决问题、提质增效,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前景将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