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银行高管过度履职的陷阱
发布时间:2025-11-10 09:55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1月4日晚,苏农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日,该行董事会收到董事、行长庄英杰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变动,庄英杰申请辞去该行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以及行长职务。值得注意的是,庄英杰此前曾因角色演绎过度而受到媒体关注。苏农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庄英杰行长任期起始日期为2017年8月23日,已超过八年,超过规定的七年轮换年限。 2019年12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银行保险机构从业人员明确关键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轮换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要结合本行业、本地区特点,加强关键岗位管控,建立关键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轮换制度。对业务经营、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有重大影响的各级管理人员、内部部门负责人和关键业务岗位人员,要明确轮换周期、轮换方式等因素,严格轮换制度。其中,周期原则上不超过7年。公开报道显示,部分银行高管超额履职的现象时有发生。利率管理架构中,关键人员长期固化,容易产生决策路径依赖,新出现的风险可能被忽视,导致银行的战略决策消失在市场变化之后。更需要警惕的是,银行高管过度履职也会引发“一言难尽”的问题,很容易产生固定的权力结构。其他决策参与方可能会因“践行合规”或“担心风险”而减少​​制衡,使内部制衡机制沦为空谈。有真实的案例可以证明这一点。 2022年12月,中纪委、国家管委会网站发布消息,江西银行原党组书记、董事长陈晓明被开除党籍、撤销公职。报告显示,陈晓明的问题包括“长期抛弃“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把江西银行当作‘私人领地’,自我监管、各尽所能,裙带关系、排除纠纷,严重污染本单位政治生态。”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以来,陈晓明先后在南昌商业银行、南昌银行、江西银行担任要职领导职务。据江西银行官网显示,江西银行前身南昌银行南昌商业银行,是1998年2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注册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2008年8月,经原银监会批准,南昌商业银行更名为南昌银行。事实上,监管层设立“任期刚性”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从业人员的履职监管。促进行业自律和内部廉洁,提高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督促各机构工作人员公平、无条件履行职责。同时,核心人员占据关键管理岗位,也会堵塞优秀内部管理人才的晋升通道,导致关键人才因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而受到诱惑而离开,造成宝贵人才的流失。在这种环境下,僵化的管理团队造成了人才壁垒,难以吸引更多外部新鲜血液。这最终将消除该银行的主要竞争并减缓其增长。解决银行高管过度履职问题,无疑需要监管部门强化“任期刚性”。一方面,严格按照《董事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审查银行业高管履职情况,及时发现超额履职等违规行为,依法依规处罚违规银行和高管。同时也要看到,地方银行履职过度问题较为突出,这与人才供给的结构性冲突有关。财务管理方面往往更倾向于头部银行,但由于区域经营的限制,留住既具有综合管理能力又对区域市场有深刻了解的人才较为困难,对此,需要激活当地的人才存量,建立人才储备。储备人才储备,同时拓展外部人才引进渠道,通过优化薪酬激励、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等措施,打造良好的人才保留生态系统,形成“人才引进-人才留人文化”的人才管理闭环。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